下列四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溶液能跟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反应,这种物质是
| A.NaOH | B.Na2CO3 | C.H2SO4 | D.Ba(NO3)2 |
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沸点 | B.硬度 | C.稳定性 | D.溶解性 |
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并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物质 |
丙醇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X |
| 反应前质量/g |
6.0 |
12.8 |
0 |
0 |
0[来 |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7.2 |
8.8 |
a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一定是2.8
B.若2.0g丙醇完全反应,则生成2.4g水
C.生成物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若6.0g丙醇与14.4g氧气充分反应,则无X生成
根据图-4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向生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则Y轴表示剩余固体的质量 |
| B.若将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则Y轴表示剩余液体的质量 |
| C.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则Y轴表示剩余固体的质量 |
| D.若向灼热的氧化铜中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则Y轴表示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
图-3形象地表示体系I和II中分子种类及其数目,其中“
”、“
”、“
”、“
” 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的分子。有关I→II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发生了化合反应 |
| B.丁在该变化中一定作催化剂 |
| C.该变化可以表示氮气与氢气生成氨气(NH3)的反应 |
| D.该变化中发生反应的甲、乙、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3:1:2 |
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 |
| B.太阳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 |
| C.大气中SO2、NO2等含量升高会导致酸雨形成 |
| D.多数金属矿石中的金属元素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