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符合实验要求且完全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离子反应
实验结论
A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浅绿色溶液变成棕黄色溶液
2Fe2+Cl2===
2Fe3+2Cl
Fe2具有还原性
B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锌片
浅绿色溶液变成无色溶液
Fe2+Zn===
Fe+Zn2
Zn具有还原性
C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棕黄色溶液变成浅绿色溶液
Fe3+Fe===
2Fe2
铁单质具有还原性
D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
蓝色溶液变成棕黄色溶液
2Fe3+Cu===
2Fe2+Cu2
Fe3具有氧化性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10月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二号”。嫦娥二号火箭推进器以联氨(N2H4)为燃料、过氧化氢为助燃剂。已知下列各物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H4(g)+O2(g)=N2(g)+2H2O(g);ΔH1=-533.23 kJ·mol-1
H2O(g)=H2O(l);ΔH2=-44 kJ·mol1
2H2O2(l)=2H2O(l)+O2(g);ΔH3=-196.4 kJ·mol1
则联氨与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A.N2H4(g)+2H2O2(l)=N2(g)+4H2O(l);ΔH=+817.63 kJ·mol1
B.N2H4(g)+2H2O2(l)=N2(g)+4H2O(g);ΔH=-641.63 kJ·mol1
C.N2H4(g)+2H2O2(l)=N2(g)+4H2O(l);ΔH=-641.63 kJ·mol1
D.N2H4(g)+2H2O2(l)=N2(g)+4H2O(g);ΔH=-817.63 kJ·mol1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Zn作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K2FeO4附近溶液pH减小
C.充电时,锌极附近溶液pH减小
D.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为:

Fe(OH)3-3e+5OH=FeO+4H2O

在208 K、100 kPa时,已知:
2H2O(g)=O2(g)+2H2(g)       ΔH1
Cl2(g)+H2(g)=2HCl(g) ΔH2
2Cl2(g)+2H2O(g)=4HCl(g)+O2(g)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

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 L Cl2(标准状况)时,有0.1 mol电子转移

[双选题]上海人张霞昌在芬兰发明了“纸电池”,这种一面镀锌、一面镀二氧化锰的超薄电池在使用印刷与压层技术后,变成一张可任意裁剪大小的“电纸”,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的负极材料为锌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发生了氧化反应
C.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MnO2+H2O+e=MnOOH+OH
D.当有0.1 mol锌溶解时,流经电解质溶液的电子数为1.204×102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