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符合实验要求且完全正确的是
|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离子反应 |
实验结论 |
| A |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
浅绿色溶液变成棕黄色溶液 |
2Fe2++Cl2=== 2Fe3++2Cl- |
Fe2+具有还原性 |
| B |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锌片 |
浅绿色溶液变成无色溶液 |
Fe2++Zn=== Fe+Zn2+ |
Zn具有还原性 |
| C |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
棕黄色溶液变成浅绿色溶液 |
Fe3++Fe=== 2Fe2+ |
铁单质具有还原性 |
| D |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 |
蓝色溶液变成棕黄色溶液 |
2Fe3++Cu=== 2Fe2++Cu2+ |
Fe3+具有氧化性 |
如下图,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氨气和②二氧化氮,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①>② | B.①<② | C.①=② | D.不能确定 |
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澄清石灰水 |
| B.先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
| C.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
| D.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品红溶液,最后通过澄清石灰水 |
3Cu+ 8HNO3(稀) =3Cu(NO3)2+2NO↑+ 4H2O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HNO3在反应中既表现氧化性也表现出酸性 |
| B.每生成22.4 L NO(标准状况)有3 mol电子转移 |
| C.HNO3作氧化剂,铜作还原剂,3 mol Cu还原8 mol的HNO3 |
| D.HNO3作氧化剂,铜作还原剂,3 mol Cu还原2 mol的HNO3 |
能鉴别MgSO4、Al2(SO4)3、Fe2(SO4)3、(NH4)2SO4四种溶液,最好选择下列试剂中的()
| A.KSCN溶液 | B.NaOH溶液 | C.氨水 | D.石蕊试液 |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及药品进行比较酸性强弱的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②中有胶冻状物质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Na2Si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
| B.试管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a2CO3+ 2H+ ="=" 2Na+ + CO2↑+ H2O |
| C.该实验可以证明酸性:盐酸>碳酸>硅酸 |
| D.若将盐酸换成硫酸,能证明酸性:硫酸>碳酸>硅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