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
|
实验目的 |
实 验 步 骤 及 现 象 |
A |
检验亚硫酸钠试 样是否变质 |
![]() |
B |
检验某盐是否为铵盐 |
![]() |
C |
证明酸性条件 H2O2氧化性比I2强 |
![]() |
D |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少量硝酸钾 |
![]() |
2009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燃料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处于充满空气和少量氢气的玻璃槽中。由于气体可以混合从而省去了昂贵的燃料隔离膜,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边为该电池的正极![]() |
B.该电池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
C.该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 |
D.该电池正极反应为O2+4e-=2O2-![]() |
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能够发生原电池反应的是()
![]() |
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电池反应为:
+
,电池的正极材料是
,负极材料是石墨,含U导电固体为电解质。下列有关
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 | 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 |
B. | 放电时电池内部 向负极移动. |
C. | 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减少 |
D. | 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 + + = |
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
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 |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
如图所示,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小心的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 B.保持平衡状态; |
C.铁圈向下倾斜; | D.银圈向下倾斜;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