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图中一致的是 (  )

A.图②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
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图①中使用的NaOH的浓度一定为2 mol/L
C.图①表示向含Mg2、Al3、NH4的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的量与NaOH的体积的关系图。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g2)∶n(Al3):n( NH4)=2∶3∶2
D.图③中曲线表示3H2(g)+N2(g)2NH3(g)反应过程能量变化,若使用催化剂,B点会升高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的电离 热化学方程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元素周期表短周期元素中,X元素与Y、Z、W三元素相邻,X、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rZ>rX>rY>rW
B X、Y、Z、W形成的单质最多有6种
C四种元素均可与氢元素形成18电子分子
D四种元素中,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

粒子甲与粒子乙在溶液中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粒子甲不可能是

A NH4 B Al C HCO3 D SO2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甲乙两池均为1 mol·L-1的AgNO3溶液,A、B均为Ag电极。实验开始先闭合K1,断开K2。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形成浓差电池,电流计指针偏转(Ag+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闭合K1,断开K2后,A电极增重
B闭合K1,断开K2后,乙池溶液浓度上升
C断开K1,闭合K2后,NO3向B电极移动
D断开K1,闭合K2后,A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分子式为C5H9ClO2的同分异构体甚多,其中能与NaHCO3发生反应产生CO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10种 B 12种 C 14种 D 16种

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如某溶液溶质的浓度为:1×10-3mol·L-1,则该溶液中溶质的pC=3。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任何电解质的水溶液中,pC(H+) +pC(OH-)=14
B 0.01mol/L的CaCl2溶液中逐渐滴加纯碱溶液,滴加过程中pC(Ca2+)逐渐减小
C用0.01mol/L的盐酸滴定某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过程中pC(H+)逐渐增大
D.某温度下,AB难溶性离子化合物的Ksp=1.0×10-10, 其饱和溶液中pC(A+) +pC((B-)=10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