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无色混合物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Fe3+、CO32-、SO42-、H+,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⑴ 第一份加入足量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⑵ 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⑶ 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K+一定存在 | B.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
| C.Cl-一定存在 | D.Fe3+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 B.非金属的最高价含氧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
| C.两种不同的阴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 |
| D.同种物质中的同种元素在反应中可能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
下列条件中,两种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
|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
|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6和NO |
|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
36.5 g HCl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cm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cm3,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 mol/L |
| B.所得溶液中含有NA个HCl分子 |
| C.36.5 g HCl气体占有的体积为22.4 L |
| D.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ω=36.5 c/1 000ρ |
某同学欲配制符合下列条件的溶液,其中可能实现的是( )
| A.只含0.1 mol Na+、0.2 mol Mg2+、0.1 mol Cl-和0.1 mol NO的溶液 |
| B.只含0.1 mol NH4+、0.1 mol Ca2+、0.1 mol CO32—和0.1 mol Cl-的溶液 |
| C.为了通过测定pH的大小,达到比较HCl和CH3COOH酸性强弱的目的,分别配制100 mL 0.1 mol/L的NaCl溶液和CH3COONa溶液 |
| D.仅用1 000 mL的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58.5 g NaCl固体和水配制1 L 1 mol/L的NaCl溶液 |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
|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
| C.分子直径比Na+小 |
| D.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