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实验室由纯净的铜屑制胆矾(CuSO4·5H2O)的实验流程如下:

溶解铜屑一种方案是:将铜屑加入到稀硫酸与双氧水的混和液中并用30~40℃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铜完全溶解,得到硫酸铜溶液。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温度不能超过40℃的原因是                               
③由硫酸铜溶液获得胆矾的操作依次为        、冷却结晶、        、洗涤、干燥。
(2)目前我国的火力发电机组绝大多数为燃煤机组,而以燃煤为主的电力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制约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氮氧化物(NOx)是继粉尘和二氧化硫之后燃煤电站环保治理的重点。
①燃煤烟气脱硫的方法很多,如石灰石—石膏法、氨水法等。其中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的原理第一步是SO2+Ca(OH)2=CaSO3+H2O,然后再将产物氧化制成石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燃煤烟气脱硝可采用氨(NH3)作为还原介质,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氮氧化物(NOx)与还原剂发生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写出二氧化氮与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欲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Cl2,同时进行与氯气有关的某些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药品A的名称是,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甲同学用含有0.2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结果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1.12 L(填“大于”“等于”“ 小于”)。
(3)在实验室中,乙同学欲用下图中的装置净化氯气,则气流方向是:
气体F→ (填代号)。

(4)把净化后的氯气通入如下图装置。

①观察到a不褪色,b褪色,可得到的结论是:;②检验吸收Cl2后的NaOH溶液中含有Cl-时,需要滴加的试剂以及现象为
(5)一位同学设计了一套用浓盐酸和KMnO4固体制取少量氯气并比较氯气与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的微型装置(如图)。

能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的实验现象是:

某学生用0.1000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 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D.取标准Na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 cm;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用左手控制活塞,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滴定
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0.100 0 mol·L-1NaOH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体积(mL)
第一次
20.00
0.00
26.11
26.11
第二次
20.00
1.56
30.30
28.74
第三次
20.00
0.22
26.31
26.09

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盐酸,如达到滴定的终点时不慎多加了1滴NaOH溶液(1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5 mL),继续加水至50 mL,所得溶液的pH等于____________
(6)下列哪些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填序号)。
A.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刚刚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即停止滴定
B.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注入标准液
C.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
E.实验中,用待盛装的溶液润洗锥形瓶

(18分)一氯甲烷,也叫甲基氯,常温下是无色气体,密度为0.9159g/cm3,熔点为-97.73℃,沸点为-24.2℃,18℃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80mL/mL水,与乙醚、丙酮或苯互溶,能溶于乙醇。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图装置制造一氯甲烷:

制备装置的分液漏斗和烧瓶中分别盛有甲醇和浓盐酸。
试填写下列空白:
(1)制备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其反应类型属于反应;
(2)装置b的作用是
(3)已知卤代烃能发生碱性水解,转化为醇。装置e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4)检验气体产物CH3Cl的方法是:在e的逸出口点燃CH3Cl气体,火焰呈蓝绿色(与其它烃燃烧现象有明显区别)。CH3Cl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5)实验中实际按甲醇和浓盐酸1︰2(物质量之比)进行反应的理由是
(6)某学生在关闭活塞x的情况下做此实验时发现,收集到一定体积的气体产物所消耗的甲醇~
浓盐酸的混和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多(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其原因是
(7)实验结束后,d中收集到的液体中含有

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MgCO3的分解产物为
(2)装置C的作用是,处理尾气的方法为
(3)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题26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下实验。(Fe2+ 遇K3[Fe(CN)6]溶液会生成蓝色沉淀)

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溶解,无气泡
溶解,有气泡
2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
蓝色沉淀
蓝色沉淀
3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
变红
无现象
4
向步骤3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红色褪去
先变红,后褪色

①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
②甲组步骤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乙组步骤4中,溶液变红的原因为;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及其验证方法为
④从实验安全考虑,题图装置还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某研究性小组借助A-D的仪器装置完成有关实验

【实验一】收集NO气体.
(1)用装置A收集NO气体,正确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a.从①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b.从①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c.从②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d..从②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
【实验二】为了探究镀锌薄铁板上的锌的质量分数ω(Zn)和镀层厚度,查询得知锌易溶于碱:Zn+2NaOH=Na2ZnO2+H2↑据此,截取面积为S的双面镀锌薄铁板试样,剪碎、称得质量为m1g。用固体烧碱和水作试剂,拟出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
方案甲:通过测量试样与碱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来实现探究目标。
(2)选用B和______(填仪器标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3)测得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VL(标准状况),ω(Zn)=______。
(4)计算镀层厚度,还需要检索的一个物理量是______。
(5)若装置B中的恒压分液漏斗改为普通分液漏斗,测量结果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选用仪器C做实验,试样经充分反应,滤出不溶物、洗涤、烘干,称得其质量为m2g。
(6)ω(Zn)=______。
方案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仪器、试样和试剂的总质量(其差值即为H2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实验同样使用仪器C。
(7)从实验误差角度分析,方案丙______方案乙(填“优于”、“劣于”或“等同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