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g)+Cl2(g)= 2HCl(g)在光照条件下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
B.常温下,2A(s)+B(g)= 2C(g)+D(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焓变一定大于零 |
C.1mol硫酸与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
D.在25℃、101KPa时,2mol S的燃烧热是1mol S的2倍 |
将BaCl2溶液分别盛于两支试管中,第1支加入稀HNO3溶液,第2支加入烧碱溶液,然后再分别通入SO2气体,结果两试管均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证明SO2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 |
B.若第1支试管先通入Cl2,再通SO2气体,也有白色沉淀生成 |
C.若第2支试管先通入NH3,再通SO2,不会产生沉淀 |
D.若第1支试管中先加入稀HNO3溶液,再加入Na2SO3溶液,则无沉淀生成 |
下列表示方法错误的是
A.S2-的结构示意图:![]() |
B.CO2的结构式:O=C=O |
C.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 D.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
为探究一溴环己烷( )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
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其中正确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上述实验方案都不正确 |
有如下合成路线,甲经二步转化为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和丙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
B.反应(1)的无机试剂是液溴,铁作催化剂 |
C.步骤(2)产物中可能含有未反应的甲,可用溴水检验是否含甲。 |
D.反应(2)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
体育竞技中服用兴奋剂既有失公平,也败坏了体育道德。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6H15O3 |
B.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遇FeCl3溶液呈紫色 |
C.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
D.1mol此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为4mol 和7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