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献竞教授在新作《地中海奇迹》中写道:“古罗马……众多的英雄豪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帝国的辉煌给整个欧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下列符合“不可磨灭的烙印”的是
| 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
| B.罗马法中蕴含人人平等等法律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
| C.罗马制定世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近代成文法典 |
| D.罗马建成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一言论出自先秦时期的
| A.儒家 | B.墨家 | C.法家 | D.道家 |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 三 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 B.欧盟成立 | C.苏联解体 | D.911事件 |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这表明美国( )
| A.已经成为世界霸主 | B.发起对苏联的冷战 |
| C.确立全球霸权战略 | D.意欲干涉他国事务 |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使用否决权最少的国家,但“在必须使用否决权时,中国当然要使用,该出手时,中国一定会出手。” 2012年2月9日,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就涉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表决时投反对票。这表明中国
①在涉及民族尊严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②处理国际问题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
③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
④在重大国际事务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
|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