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
A.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 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 D.商品经济的不发达 |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今天我们之所以肯定他,最主要是在于他:()
A.确立了封建制度 |
B.建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C.所实行的统治政策对后世影响大 |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该表是《上海研究资料》记载的1889年和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通行的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该表反映了近代上海:()
《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额完成;“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八五”(1991—1995):;“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八五”处的主题词应该是:()
A.改革开放走向兴起 | B.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
C.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 D.指令登场市场控制 |
该表为1912年、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状况
行业 |
1912年 |
1920年 |
平均年增长率(%) |
|
棉纺织业 |
华商纱厂纱锭数(枚) |
509564 |
1598074(1922年) |
12.1 |
机器面粉业 |
华商厂产量(万包) |
1966(1913年) |
8316(1921年) |
19.8 |
卷烟业 |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
138 |
1680 |
36.7 |
电力业 |
华商厂发电容量(千瓦) |
12013 |
29602 |
11.9 |
机械采煤业 |
华商矿产量(吨) |
416558 |
3279757 |
29.4 |
据表中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
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②重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均有所壮大
④民族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历史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A.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秦亡不是因为郡县制 |
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越州白瓷工艺高超 |
C.(唐)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科举制中进士科难度更大 |
D.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姬姓是分封的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