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次运动主要改变了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
1957年 |
1960年 |
下降(%) |
粮食(亿公斤) |
1950.5 |
1435 |
26.4 |
棉花(万担) |
3280 |
2126 |
35.2 |
油料(万担) |
7542 |
3405 |
54.9 |
生猪存栏数(万头) |
14590 |
8227 |
43.6 |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凰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中国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把《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的主题。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2)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有很多供来往客人住宿的地方,叫做什么?达官贵人出行乘坐哪一种交通工具?
(3)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是有招来“四海之宝”之意。请你说说早在南宋时政府就采取什么政策招来“四海之宝”?当时主要港口城市有哪些?(写出两个)政府设立什么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4 )如果要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宋代发明的科技成就,请你推荐两件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发明。
(5)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宋代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据此回答:
(1)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的标志性成就,请列举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两项宋代科技成就。
(2)棉布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始于哪一朝代谁的重大革新?
(3)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什么?与科技繁荣相辉映,明清小说中讲“神魔之争”的是哪部作品?
(4)“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试从政治制度和文化政策两方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省徭薄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则其富有矣。”
——《贞观政要 论务农》
材料二:(忽必烈劝课农桑)行之五六年,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
——《农桑辑要·序》
材料三:市舶之职,盛于宋实始于唐。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是什么?它为当时哪一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
(2)材料二中“忽必烈劝课农桑”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南宋时哪一城市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4)根据上述材料,请你概括促进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同时也在与各国的交往中不断得到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唐朝时有两位女性谱写了民族团结的佳话,你能说出她们分别是谁吗?
(2)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请你列举在唐朝对外交往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代表人物。
(3)列举明朝对外交往的典型事例,并说明其积极意义。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探究”课题报告中写下结论认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历史,就是一部友好交往的历史”。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相关史实证明你的观点。
古代历史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网络。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哪些机构行使宰相的权力?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
(3)材料三记载的官制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