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沿49°N的地形剖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第问题。
上图所示区域中,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 A.② | B.③ | C.④ | D.⑤ |
图中④地最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暴风雪 | B.飓风 | C.沙尘暴 | D.酸雨 |
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地比⑥地多地震,且①地比⑥地大陆架狭窄 |
| B.②地因西风溯河而上受山地抬升,降水量较大 |
| C.③地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⑥地渔业资源丰富 |
| D.④地和⑤地均是以乳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湖区2006年降雨明显少于往年,但湖水依然上涨。据此回答16-17题纳木错湖水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覆盖增加 | B.冰川融水增多 |
| C.冻土融化加强 | D.大气降水增加 |
下列图示湖泊与纳木错相似的是()

表为我国三个地区甲、乙、丙三河流各月流量资料(立方米/秒)。据此回答14-15题
| 河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甲 |
1200 |
1400 |
1700 |
4500 |
6000 |
12500 |
11100 |
7500 |
4500 |
3000 |
2000 |
1000 |
| 乙 |
0 |
0 |
80 |
50 |
60 |
200 |
260 |
300 |
220 |
100 |
60 |
50 |
| 丙 |
50 |
100 |
500 |
600 |
200 |
350 |
850 |
1100 |
700 |
500 |
300 |
100 |
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地区依次为()
| A.西北、东北、南部沿海地区 |
| B.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 |
| C.南部沿海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
| D.南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
丙地区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为()
| A.玉米 | B.棉花 | C.甜菜 | D.水稻 |
以下河流与其流入的海域组合正确的是( )
| A.黑龙江—渤海 | B.黄河—黄海 |
| C.淮河—东海 | D.珠江—南海 |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第12题:
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 A.4~6月 |
| B.6~7月 |
| C.6~8月 |
| D.5~8月 |
秦岭一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
| A.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 |
| B.年平均气温0℃等值线 |
| C.8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 |
| D.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