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腾飞有目共睹,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中国元素也在全球商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时,开始加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吉利汽车在法兰克福车展上用原汁原味的京剧脸谱做表演,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驻足;王老吉在自由女神像之下,用中国式的“红”,邀请世界人民光临北京奥运会,吸引了诸多美国人的关注。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元素在全球商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
材料一: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二:2013年3月17日上午9时20分许,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人大代表、向全国各族人民郑重宣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人民大会堂见证,在繁星点点的穹顶下,在如潮涌动的掌声中,习近平坚定表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共和国领导者对祖国、对人民的情怀和担当: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1)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2)上述材料对商品生产者有何启发?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外国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当代再建“海上丝路”无疑将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历史意义。当前,亚太和世界格局正处于深度演变与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复苏一波三折,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国提出建设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同东盟携手合作,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将为双方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不竭商机,也将为世界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建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
美国东部时间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其市值达到2300多亿美元,超过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在15年前,刚创立的阿里巴巴还是一只“丑小鸭”。仅仅经过15年,阿里巴巴就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微企业发展成为影响全球的跨国公司,其得益之处在于:勇于创新,不同于国外B2B(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企业以服务大型企业为主的经营方式,阿里巴巴主要以服务中小企业为主;打造不断学习、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梦幻团队;设立清晰明确的战略目标;建设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判断阿里巴巴所属的公司类型,并分析总结阿里巴巴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2014年经济工作,提出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会议首次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9大特征,并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5大任务。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特点之一,是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从消费需求角度而言,“用户思维,不要告诉客户你是谁而是变成客户想让我成为谁”,我国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模仿性排浪式消费,指消费没有创新,热点比较集中),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模仿性排浪式消费基本结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