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论语·颜渊》记载,针对鲁哀公感叹钱不足用,大臣有若建议他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认为百姓不足君则不足,老百姓足君则足。若在一定时期内,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能支撑有若建议的正确组合是
| A.①→②→③ | B.④→①→③ | C.②→③→① | D.②→④→① |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我国应尽快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公共服务体制,以需
求来定位生产,先定好分“蛋糕”的规则,在分“蛋糕”的过程中进一步做大和做好“蛋糕”。
据此回答问题。上述材料中的“蛋糕”是指
| A.税收收入 | B.财政资金 | C.国民收入 | D.国有企业的利润 |
要做大“蛋糕”,最根本的是
| A.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
| B.扩大积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
| C.发展生产,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
| D.完善税法,增加税收收入 |
经济学中经常用“把蛋糕做大”和“把蛋糕切好”比喻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这指的是
①要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使积累和消费部分都有所增长
②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
③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④要恰当安排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针对2009年夏季出现的严重旱情,甘肃省紧急下拨500万元农业救灾资金,支持
各地开展“三夏”抗旱生产。这部分资金属于
| A.社会保障支出 | B.债务支出 |
| C.经济建设支出 | D.行政管理支出 |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于2009年10月在山东举行,全国运动会体育场馆的建设属
于
| A.扩大再生产 | B.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
| C.物质储备 | D.公共消费 |
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我们强调“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这主要说明
| A.国民收入分配后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两部分:积累和消费; |
| B.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积累与消费两者都不可偏废; |
| C.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要把提高消费水平放在第一位; |
| D.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用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 |
考古学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史,考古遗物则如同显
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这意味着
| A.没有对个体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 |
| B.没有对整体的理解,个体就无法认识 |
| C.没有认识,实践就没有来源 |
| D.没有认识的指导,实践就不能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