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L密闭容器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O(g) △H=-Q kJ· mol-1(Q>0),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时间/浓度 |
c(NH3)( mol·L-1) |
c(O2)( mol·L-1) |
c(NO)( mol·L-1) |
起始 |
0.8 |
1.6 |
0 |
第2min |
0.6 |
a |
0.2 |
第4min |
0.3 |
0.975 |
0.5 |
第6min |
0.3 |
0.975 |
0.5 |
第8min |
0.7 |
1.475 |
0.1 |
第10min |
0.7 |
1.475 |
0.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在第2min到第4min时,O2的平均速率为0.1875 mol·L-1·min-1
B.反应在第2min时改变了某一条件,该条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或升高温度
C.第4min、第8min时分别达到化学平衡,且平衡常数相同
D.在开始反应的前2min内,该反应放出0.05QKJ的热量
在反应5NH4NO3=2HNO3+4N2↑+9H2O中,发生氧化反应和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个数比是
A.5:8 | B.3:5 | C.5:4 | D.5:3 |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2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
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 |
对于以下反应:A(s)+3B(g)2C(g)+D(g),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在一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就可确定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
B.B的生成速率和D的反应速率之比为3∶1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D.B、C、D的分子个数之比为3∶2∶1
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 X>Y>Z |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
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 | D.单质与氢气反应难易X>Y>Z |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为正极。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D>C>A>B B.D>A>B>C C.D>B>A>C D.B>A>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