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将等体积的4×10﹣3mol/L的AgNO3溶液和4×10﹣3mol/L的K2CrO4溶液混合,是否析出Ag2CrO4沉淀?[已知Ksp(Ag2CrO4)=9.0*10﹣12].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F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13。B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C、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D、E两种元素的单质反应可以生成两种不同的离子化合物;F为同周期半径最小的元素。试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D与E以1∶1的原子个数比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_____。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B、D形成的化合物BD2中存在的化学键为键(填“离子”或“共价”,下同)。A、C、F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A4F为 _____化合物。
(3)化合物甲、乙由A、B、D、E中的三种或四种组成,且甲、乙的水溶液均呈碱性。则甲、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A、C、D、E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5)元素B和F的非金属性强弱,B的非金属性 ____于F(填“强”或“弱”),并用化学方程式证明上述结论。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与W可形成四面体形的共价化合物,该化合物常用作灭火剂。Y的次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最外层和最内层电子数之和的2倍,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W的最外层电子数。
(1)用化学符号表示X的一种核素。
(2)写出Y的单质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Z的单质在W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的产物中各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分子为。
(4)用电子式表示Y与W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为。
(5)XW4的电子式为。
(6)W的氢化物R是实验室一种常用试剂的主要成分,该试剂可用于实验室多种气体的制备,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离子方程式。
①R作氧化剂:。
②R作还原剂:。
硝酸是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将产生的NO2在密闭容器中用水多次反复循环吸收制备硝酸。
(1)工业上用水吸收NO2生产HNO3,生成的气体经多次氧化、吸收的循环操作充分转化为硝酸(假定上述过程无其他损失)。试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证明NO也可以与氧气和水共同反应生成HNO3,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有关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后,为观察到NO气体生成,打开K1,关闭K2,应从U形管的长管口注入稀硝酸至____________后,迅速关闭K1,观察到U形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蘸NaOH溶液的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打开K2,至装置Ⅱ中长玻璃管中的气体呈无色后,打开K3,反应一段时间后,长玻璃管中并未充满液体。设计简单方法检验长玻璃管中的气体是否含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黄钠铁矾[NaxFey(SO4)m(OH)n]具有沉淀颗粒大、沉淀速率快、容易过滤等特点。某研究小组先将某废水中Fe2+氧化为Fe3+,再加入Na2SO4使其生成黄钠铁矾而除去。该小组为测定黄钠铁矾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4.850 g样品,加盐酸完全溶解后,配成100.00 mL溶液A;
②量取25.00 mL溶液A,加入足量的KI,用0.2500 mol·L-1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消耗30.00 mLNa2S2O3溶液至终点。
③另取25.00 mL溶液A,加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沉淀1.165 g。
(1)该小组不采用生成Fe(OH)3沉淀的方法除去铁元素,是因为生成的Fe(OH)3。
(2)用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时,使用的指示剂为,滴定到终点的颜色变化为。
(3)通过计算确定黄钠铁矾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N电子层的s轨道或p轨道中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