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10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选出全球15条旅游最美的河流,漓江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河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唐代诗人韩愈写诗赞美漓江两岸的风光“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诗中

A.“苍苍森八桂”描写出该地区的茂密热带季雨林景观特点
B.“兹地在湘南”描写出漓江的地理位置在福建省湘江以南
C.“江作青罗带”描写出漓江蜿蜒曲折、水清沙少的水流特点
D.“山如碧玉簪”描写出两岸山地是地壳抬升形成的块状山

关于漓江景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漓江是自然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及经济价值很高
B.漓江因天气不同呈现不同景色,属于气象气候类旅游资源
C.漓江景区的游览应登高远眺,选择特定位置和适当距离观赏
D.漓江景区旅游资源呈面状扩展分布,密度较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阶段Ⅱ较大
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请回答下列各题
对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雨林土壤一般很贫瘠,养分容易遭受淋洗而很快丧失
B.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C.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植物遭受破坏,土壤在高温、暴晒和暴雨淋洗下将很快出现荒漠化
D.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优越,生物循环旺盛,植被破坏后,很快可以恢复

下列不属于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重要措施是()

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B.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等
C.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当地的能源问题

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A、B、C三个平原地区,判断回答下列各题。

比较A、B、C三个平原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A.光照丰富,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主要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河流流经B平原时,水量不增反而锐减的原因是()

A.大量引黄河水灌溉,用水量增多
B.山地冰雪融水量大量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D.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

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东部地区工农业发达地区。图甲、乙、丙为我国三大三角洲地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乙三角洲发展的不利条件()

A.交通不便 B.矿产短缺
C.市场狭小 D.水资源短缺

甲三角洲的工业发展主向为()

A.发展重化工基地
B.面向本地需求,发展加工工业
C.发展制造业、轻工业、出口加工、高技术工业
D.我国能源基地

丙三角洲面临的气候灾害为()

A.台风 B.伏旱 C.春旱 D.热带气旋

下图为三江平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