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
A.甲、丁 | B.乙、丁 | C.乙、丙 | D.甲、丙 |
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下图,回答2题。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A.1970年 | B.1980年 | C.1990年 | D.2000年 |
2000年较1990年水位变化减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流域内
A.年降水量增大 | B.上游围湖造田 | C.植被覆盖增加 | D.水土流失加剧 |
右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根据下图回答2题。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图示区域容易出现干旱、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河流汇水面积大 | B.河流落差大,水土流失严重 |
C.山区面积广大 | D.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
读某地气温和降水逐月分布图,回答2题。图中所示城市可能是
A.北京 | B.上海 |
C.拉萨 | D.乌鲁木齐 |
该地7、8月份气温最高,降水量6月最多,原因可能是
A.6月受台风影响 |
B.7、8月夏季风撤到江南 |
C.6月多气旋雨 |
D.7、8月伏旱 |
读我国部分地区≥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回答2题。等值线L1、L2所示的积温数可能分别为
A.4000、3000 | B.6000、7000 | C.6000、3000 | D.4000、7000 |
等值线L3的东段大致位于我国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处 |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处 |
C.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处 |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处 |
下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2题。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①地势②年太阳辐射量 ③7月均温 |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
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 ③地势 | D.①年太阳辐射量 ②地势 ③7月均温 |
关于a、b、c三地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厚度相同 | B.太阳高度相同 | C.自转线速度相同 | D.自转角速度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