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简图(图10),图11为图10中甲山脉冰川朝向玫瑰图。
材料二:蒙古包是蒙古等马背上的民族传统的住房。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
材料三:图10中的丙地区有一古城市遗迹,关于此城,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出塞曲》中有如下描述:“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碧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1)据材料一可知:甲山脉北侧城市数量较多,而南侧城市数量较少。结合所学知识,对此予以合理解释。
(2)蒙古包选址原则是:春洼、夏岗、秋平、冬阳。请从地理角度分析原因。
(3)说出材料三中诗人王之涣《出塞曲》中描述的现象会引起哪些环境问题?
读我国旅游外汇收入省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比重图
材料二: 韩国和日本是目前山东旅游市场最大的客源国,两国的游客量占山东省接待外国游客的70%以上。每年接待韩国游客约100万人次、日本游客约40万人次。
(1)我国旅游外汇收入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________地区,西部经济地带中,旅游外汇收入最高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
(2)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未来五大时尚旅游产品是:海洋旅游、文化旅游、沙漠旅 游、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在我国______铁路沿线同时拥有上述5大时尚旅游产品。(2分)
(3) 根据材料二分析韩国、日本成为山东旅游市场最大客源国的主要原因。
(4)假如暑假你到西藏去旅游,针对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行前你一般要准备哪些物品,(举两例)并说明理由?
读我国山东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降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材料,分析山东干旱加剧的主要原因,应对山东干旱加剧的状况、减轻旱灾,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读图18(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所在半球的季节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图A-F中,季节性受西风控制的是_________; 常年受西风控制的是___________; 非洲大陆南端气候类型与__________相同,此时成因______,气候特点______。
(3)F地此时盛行______风,受其影响,F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
E地的气候成因是____________。
(4)此时,AB之间的等温线向___方向凸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地以西海上等温线向___方向弯凸,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地沿海海洋等温线向___方向凸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图表示“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图”和“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乙两图表示的日期相同,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是某地(48°50′N)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图。此图所示日期应是 。此
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是 ;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 。此时地球公转到 (近、远)日点附近。
(2)甲图所示某地正午12时的经度为 ,此刻北京时间是 ,乙图中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占全球的 (用分数表示)。
(3)此时,下列地球上出现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A.我国江淮地区进入梅雨期 | B.蒙古高压势力强盛 |
C.非洲西南端的开普敦进入多雨季节 | D.南亚大部分地区吹西南风 |
(4)在丙图(圆柱投影图)中绘制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的状况。(用阴影表示黑夜)
图为太阳光照图,斜线(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空白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季节是_________。
(2)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3)此时甲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_。
(4)乙点的经度是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