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读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群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图中数码①至⑤分别代表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虚线圈表示城市群的范围。
(1)概括图示各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的共同特点。
(2)三月武汉大学樱花盛开,校园游人如织。写出武汉大学所处城市功能区的类型并说明该类功能区的区位特点。
(3)全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你认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应从哪些方面来推进?(3分)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从图中判读世界人口发展呈_________趋势,人均粮食拥有量呈_________趋势,人均工业产值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环境污染状况呈_________趋势。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知环境问题总是伴随着_________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的。
读我国轮廓图,回答问题。
(1)以甲为代表的“///”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人为原因主要有。
(2)丙所在的地形区是。这个地形区中的大城市由于空气污染而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形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当地能源结构的特点是。
(3)乙为低山丘陵地区,多雨,加之人类
等不合理的活动,使这一地区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4)丁地区各城市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反映出的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
。
(2)图中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有:。
(3)地球为什么出汗了?。
(4)噪声污染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读“沿60°N亚欧大陆温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 |
在图的左右两侧标出东西方向。
此时是北半球的___(季节)。
ABC三地气候分别是:A______;B______;C______。
此时控制地的气压中心是______,此时A地是北半球的______中心。
B此时受______影响,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
C此时盛行______风。
据刊登在2006年《科学》杂志上的“人类和鱼还能亲密接触多久”科学报告,发现海洋多样性——海洋鱼类、贝类、鸟类、植物和微生物等种类——急剧萎缩,29%的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种群的捕捞量将减少90%以上。再过40年,烧蛤蜊、蟹肉丸、炸鱼排,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海鲜可能仅存于人们的记忆中。
(1)你同意“40年后人类将吃不到海鲜”的
说法吗?为什么?
(2)你认为《科学》杂志为何要刊登这幅图片?
(3)谈谈这幅图片对你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