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 )
| A.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 |
| 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不一定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低 |
| C.将一正点电荷从等量同种电荷的连线中点处移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做功为零 |
| D.在正点电荷或负点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
甲、乙两车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甲车图像为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乙车图像为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拋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 |
| B.0~t1时间段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 |
| C.t1时刻,乙的速度等于甲的速度的2倍 |
| D.0~t1时间段内,t1/2时刻甲乙距离最大 |
如图,两个半径均为R的1/4光滑圆弧对接于O点,有物体从上面圆弧的某点C以上任意位置由静止下滑(C点未标出),都能从O点平抛出去,则()
| A.∠CO1O=60° |
| B.∠CO1O=45° |
| C.落地点距O2最远为2R |
| D.落地点距O2最近为R |
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及物体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中的信息能够求出的量或可以确定的关系是
| A.物体的质量m |
B.斜面的倾角![]() |
C.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D.![]() |
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甲、乙、丙三轮的轴均为水平轴,其中甲、丙两轮半径相等,乙轮半径是丙轮半径的一半.A、B、C三点分别是甲、乙、丙三轮的边缘点,若传动中皮带不打滑,则
A.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1
B.A,C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2
C.A、B两点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A、C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4
我国“二炮”的一系列导弹,在“北斗”定位系统的引导下,能实现精确打击移动目标和固定目标。假设从地面上A点发射一枚远程弹道导弹,仅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沿ACB椭圆轨道飞行击中地面目标B, C为轨道的远地点,距地面高度为h,若ACB轨迹长恰好为整个椭圆的一半。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导弹在C点的速度大于 ![]() |
| B.地球的球心位于导弹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
C.导弹在C点的加速度等于![]() |
| D.导弹从A点到B点的飞行时间等于导弹飞行周期的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