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m=1.00kg的重锤拖着纸带下落,在此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在纸带上选取五个连续的点A、B、C、D和E,如图所示.其中O为重锤开始下落时记录的点,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是31.4mm、49.0mm、70.5mm、95.9mm、124.8mm.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本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f=50Hz.(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从打下点B到打下点D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减小量△Ep= J,重锤动能增加量△Ek J.
(2)设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受到恒定不变的阻力F,则可根据本实验数据求得阻力F的表达式为 (用题中所给字母m,g,s1,s2,f表示).
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某小组得 出如图所示的图(F与AO共线),图中 是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 是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在实验中如果将两个细绳套换成两根橡皮条,那么实验结果是否变化?答: (填“变”或“不变”).
在做实验时,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
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 |
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打一次点(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1)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判定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2)在打点计时器打B、C、D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B=________ m/s;vC=________m/s;vD=________ m/s.
(3)利用纸带上的数据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____ ___m/s2。
(4)求出BE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 m/s
分用打点计时器测定重力加速度,装置如图所示。
(1)如果实验时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约为为9.79m/s2。某同学选取了一条纸带并在该纸带上连续取了4个点,且用刻度尺测出了相邻两个点间距离,则该同学所选的纸带是_____________。(填写代号即可)用打点计时器测定重力加速度,装置如图所示。
(2)若打出的另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实验时该纸带的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端通过夹子和重物相连接。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m/s2,该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一般为电
池)、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现需要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给定的器材有:待测多用电表,量程为60 mA的电流表,电阻箱,导线若干。实验时,将多用电表调至×1 Ω挡,调好零点;电阻箱置于适当数值。完成下列填空:
(1)仪器连线如图所示(a和b是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若两电表均正常工作,则表笔a为________(填 “红”或“黑”)色;
(2)若适当调节电阻箱后,多用电表、电流表与电阻箱的示数分别如图 (a)、(b)、(c)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mA,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___Ω;
(3)将多用电表的两表笔短接,此时流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________mA;(保留3位有效数字)
(4)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保留3位有效数字)
如图甲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现用它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 Ω的电阻,测量步骤如下:
(1)调节________,使电表指针停在________的“0”刻线(填“电阻”或“电流”)。
(2)将选择开关旋转到“Ω”挡的________位置。(填“×1”“×10”“×100”或“×1 k”)
(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并将两表笔短接,调节________,使电表指针对准________的“0”刻线(填“电阻”或“电流”)。
(4)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相接触,若电表读数如图乙所示,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 Ω。
(5)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旋转到“OFF”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