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

A.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进行“基本制度选择”提供了条件。当时中国建立或选择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村民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1962年文字改革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一本《新词语》的书籍,“收词范围以解放以来党和政府的文件及报章杂志中常见的政治、经济和其他社会科学新词和新语为主,酌收一小部分自然科学新词”共一千多条。其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是含“革命”(26个)和“阶级”(17个)的词汇。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党和国家的舆论宣传导向 B.人们的革命观念、阶级意识逐渐强化
C.长期革命斗争的约定俗成 D.左倾错误愈演愈烈

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曾召开许多重要的会议,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①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
②中共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