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
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 |
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
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 |
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 |
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唯一正确的是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 | 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
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 D.他懂业务,他说的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
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中比较正确的是
A.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 | B.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C.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 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
下面这幅宣传漫画最先出现在建国后的哪个时期
A.过渡时期 |
B.一五期间 |
C.大跃进时期 |
D.文革时期 |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B.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结束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材料反映了( )。
A.洋商向中国企业提供新技术 | B.外国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束缚 |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 | D.本国官府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束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