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目睹政局混乱,1573年,他提出了“考成法”。考察标准是“惟以安静宜民者为最,其沿袭旧套虚心矫饰者,虽浮誉素隆,亦列下考。”方法是“若抚按官不熟悉心甄别,而以旧套了事,则吏部为不称职,朝廷宜秉公更置之”,同时又建立制度规定:凡六部都察院的各章奏等转行各衙门,“俱先酌量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立文薄存照”,实行一件,注销一件,“若各该抚按官奏行事理有稽迟延阁者,该部举之;各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臣等举之。如此,月有考,岁有稽,不惟使声必中实,事可责成”。在“考成法”实施中,张居正裁撤了一批冗员,奖励了一批“廉能官员”,“自是,一切术敢饰非,政体为肃”然“有司惯于降罚,遂不分缓急,一概严刑并追。”
——摘编自南炳文 汤纲《中国断代史系列·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考成法”内容的特点。
(2)简评“考成法”的实施效果。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按照下列提示,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步骤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
(1)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分别是什么?
(2)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要求从三个方面回答:生产力、社会关系、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方面。
步骤二: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3)科技改善生活。我们今天还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至少写出2个。)
步骤三:学会反思,感悟社会生活的真谛
(4)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必须社会地控制自然力,善于利用它,并依人手的劳作,大规模地占有它或驯服它。这种必要在产业史上,有最决定的作用。”
(1)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统治者在“控制自然力”方面是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并简要说明其历史作用。
(2)农业灌溉工具的创制和改进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三国和唐宋时期人们是怎样创制和改进农业灌溉工具的?
材料二唐朝初年,北方中原地区“自伊洛以东,暨乎海岱,灌莽巨泽,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
——《旧唐书》卷71
材料三唐朝水利工程建设(单位:个)

地区
关内道
河南道
河东道
河北道
山南道
淮南道
江南道
岭南道
共计
前期
11
20
16
54
5
4
22
3
135
后期
13
7
2
3
6
13
49
3
96


注:道:唐朝地方行政单位。统计资料来源于《新唐书》、《元和志》、、《通典.州郡典》、《括地志》中有年代记载的水利建设项目。
(3)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朝前期水利工程兴修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三分析唐朝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
材料四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新唐书》卷165《权德舆传》
李翰苏州嘉兴屯田纪绩颁:“浙西有三屯,嘉禾为大,乃以大理评事朱自勉主之,且扬州在九州之地最广,全吴在扬州之域最大,嘉禾在全吴之壤最腴,故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
——《全唐文》
(4)根据材料四,分析指出唐后期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扬一益二”是对唐后期南方城市繁荣的真实写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扬州繁荣的原因。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水利工程建设的认识。

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80 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 ;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
(1)根据材料一,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2)结合材料二,谈谈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三张历史照片

(1)材料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哪些历史事件?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11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以上事件的失误是如何得到纠正的。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孙英德
A
南海
陈启源
B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1)根据材料一所示内容,分别填上 相应的企业A和B的名称。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过发展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之后为何很快又衰落了?
(2)在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哪里?(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