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周礼》等典籍记载,先秦时期王城中的市场为“三时之市”,即一天之中有早、中、晚三次交易时间。货物出入市场,必须凭司市所发给的玺节(凭证)方可通行。市场的入口有胥吏手执刑具和标准量具守门,纠察伪诈。这一记载主要说明
A.早期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掌控经济 | B.先秦时期重视规范市场行为 |
C.对城市市场的时间限制逐渐放宽 | D.先秦时期商品经济空前发达 |
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明末清初一位思想家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把这一思想归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A.李贽 | B.王夫之 | C.王守仁 | D.顾炎武 |
下列不属于黄宗羲思想的是
A.批判君主专制 | B.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
C.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 D.认为工商皆本 |
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在郊游时,有朋友问他,“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回答说,“你来看此花树时,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这位思想家是
A.程颐 | B.朱熹 | C.王守仁 | D.庄子 |
程朱理学认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
A.仁 | B.礼 | C.道 | D.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