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者艾弗瑞·克罗斯比的《哥伦布大交换》说: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它是人类历史上的跨越种族的一件重要事件。“哥伦布大交换”导致了
A.东西半球平等的交流 | B.欧洲工业文明的到来 |
C.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 D.英国成为新贸易中心 |
西欧殖民者对殖民地进行的野蛮掠夺,对西欧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增强了殖民者的实力 | B.满足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 |
C.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 D.引起了价格革命 |
影响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很多,包括
①西方的侵略和西方文化的渗透②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③近代中国政局的变化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18年11月17日,《时报》登载《文明女悬挂招夫牌》:“女学士周x x,现年28岁,原籍广东香山人。久寓北京,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鞭于京师某女学校。家资及不动产可达5万元之数。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各学士如有与x x具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4时至6时,为会谈期,务请应时驾临可也。” 以下是对这份征婚广告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该女子受到门当户对旧观念的影响 |
B.该女子个性独立,受到西化影响较大 |
C.该女子生活在国民都主张婚姻自主并成为时尚的年代 |
D.该女子深受新文化运动的观念影响 |
图为《黑龙江省公私合营企业股票证》,图中的公章为“公私合营东华印刷厂”,发证日期为“1956年11月15日”。当时国家颁发此凭证的目的是
A.打击不法商人,整顿经济秩序 |
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
C.对私人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D.发展多种经济,促进经济恢复 |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 B.反对专制统治 | C.反抗外来侵略 | D.救亡图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