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两句分别从                、            的感觉角度渲染了           的氛      
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怀?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一首抒写   的五言律诗。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当地农村生活的哪些特点?

(2)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叫"社日",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日祭祀的情景,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祭祀的气氛,这是运用了   写法。"家家扶得醉人归"中"醉"是表象,   才是村民的真正心境。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①楼兰:汉代西域国名,此指楼兰国王。据《汉书•傅介子传》记载,西汉昭帝时,楼兰国王屡次截杀通西域的汉使,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刺杀了楼兰国王。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中“角声满天秋色里”从听觉角度表现战争的规模,“塞上燕脂凝夜紫”从视觉角度表现战争的惨烈。

B.《塞下曲》首联写五月的天山有“雪”无“花”,寒气逼人,极力渲染边塞的严寒景象,突出环境的艰苦。

C.两首诗均用字考究,《雁门太守行》中“卷”字写出乘夜奔袭之状;《塞下曲》中“抱”字描绘将士们夜间休息时悠闲之态。

D.两首诗都运用典故,《雁门太守行》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塞下曲》表现了将士们甘愿身赴疆场、为国立功的慷慨豪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望海楼

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释】①铁瓮:即铁瓮城,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黄鹤楼》颈链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有力,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B.《望海楼》颔联两句写诗人登楼俯瞰的情景。以“三峡”“六朝”突出望海楼的高峻奇伟。

C.两首诗尾联都用问句,以抒情作结:《黄鹤楼》打发诗人思乡之情,《望海楼》表露出诗人低沉而又伤感的情绪。

D.两首诗都写登楼所见,诗句典雅凝练,写景角度多变。现实遐想交织,时空大大扩展,展现了雄浑阔大的境界。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好事近•咏梅

【宋】陈亮

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吹苗。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竟。

【注释】①的皪:鲜明。②玉奴:泛指美人。

词中加点的词语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