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根据图中②、③两处的地貌类型,说出其成因并据此简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并说出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所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3)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写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4)若图中丙、丁两地是地震高发区,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点,分别写出⑤、⑥两地极易诱发的自然灾害。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是指某一时间积雪面积与同时期多年平均积雪面积的差值。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和甲国图示地区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图。回答下列问题。


 某区域等高线圈

甲国图示地区区域积雪面积距平指数(单位;万平方公里)
(1)据统计分析,距平指数超过20或低于-20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雪灾或旱灾。据图中信息,说明1996—2006年期间出现雪灾的时间。
(2)分析L1河段流域多雪灾的主要原因。

读下面“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
(2)图示日期为北半球节气是   
理由         
(3)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4)此日A点昼长为    小时,B点昼长为    小时。
(5)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一个月内北半球,极昼或极夜范围如何变化  

读表一和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表一: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表1)

年份
1950年
1970年
1990年
2025年
发达国家
50%
66.6%
72.6%
80%
发展中国家
17.0%
25.4%
33.6%
57%


(1)图A中,虚线代表国家,实线代表国家。目前,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和增长的差异是:

(2)图B说明了世界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数量变化特点是:

(3)表1说明了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读“地球日照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

(1)该图表示日前后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北半球为(节气)。(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
(3) A地处于五带中的带, 该日A地的昼长为 小时。
(4)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 如果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果林、蔬菜和乳牛生产,完成下列问题:(共12分)

(1)A处宜发展生产,理由是
(2)B处宜发展生产,理由是
(3)C处宜发展生产,理由是
(4)D处宜发展生产,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