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中欧——亚欧大陆桥,一头连着中国,一头牵着欧洲。
材料一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飞往亚欧大陆桥的那一端。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召开的核安全峰会,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访问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法国总统奥朗德,德国总理默克尔。
(1)中、法、德分别实行怎样的国家管理形式?有人认为,“三个国家实行不同国家管理形式的原因是国体不同。”,请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材料二 中国,欧洲,两者加起来,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经济全球化之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势,把双方紧紧相连。其关系走向,牵动世界格局。
3月31日,在长达5个小时里,习近平主席先后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会谈会见。习主席表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始终支持一个团结、稳定、繁荣的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2)欧盟属于什么类型的国际组织?谈谈你对“中国与欧盟关系走向,牵动世界格局”的理解。
材料三 布鲁日在弗拉芒语中的意思是“桥”。2014年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全面阐述中国对欧政策,主题词也是“桥”:
“我这次欧洲之行,就是希望同欧洲朋友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为了把中欧关系推向前进,中方需要加深对欧洲的了解,欧方也需要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在欧洲之行不同场合的演讲中,习近平多次说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而欣赏、包容、互鉴便是理解的基础。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中欧如何促进双方之间的了解。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还引起了福岛核电站的爆炸,由此引发了非常恐怖的核危机,给日本经济和社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受日本地震影响,我国也加强了核设施的安全检查,确保人民安全。即便如此,我国人民由于担心核辐射影响海盐质量,还是发生了抢购碘盐事件,17-18日两天各地零售点无盐可卖。有评论指出:可怕的不是“辐射”而是被放大的“恐慌”3月17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市场检查,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启动应急预案,稳定食盐供应,消除恐慌心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分析上述现象(9分)
材料二:由于目前人们对地震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对地震还难以准确的预报,面对地震,出现了两种持不同观点的人。甲说:一切都是天意,天命不可违。乙说: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2)请用所学哲学知识评析甲乙的观点。(7分)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安排一次中央全会讨论党的建设问题。
历届党的中央全会 |
审议通过的决定 |
1983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 |
《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
1990年3月召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
2001年9月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
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结合材料说明,从“整党”到“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到“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再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哪些道理?(9分)
2010年3月5日~1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的议案。表决通过关于确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接受李东生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草案。
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决定。
简要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0分)
“上书”,是近几年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频繁出现的一种现象:五位法学教授上书全国人大,启动对收容遣送制度实施状况的特别调查;广东律师上书全国人大呼吁城乡“同命同价”;广东律师上书全国人大,要求审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法学硕士上书铁道部长呼吁2011春运停止车票涨价等。
请运用你所学的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公民上书”的意义。(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对群众热切关注的楼市问题,南京市政府坚决执行国务院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宁五条”。其中规定:新盘售价3月内禁止涨价;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居民家庭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个人所得税有关优惠政策,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1年内重新购房的纳税人不再减免个人所得税;严控投机炒房,对违反上述规定、不能提供相关证明的,银行不予贷款,房地产登记机构不予办理权属登记。
材料二:南京市政府还做出如下规定:加快保障房、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多渠道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保障居民自住改善型需求,保障本市居民自住改善型和外地来宁工作需要购房。
结合材料 联系《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南京市政府为什么出台“调控楼市”和一系列“保障”措施?(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