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共同点是
A.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 B.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
C.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 | D.一味地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
一盒仅售7.8元的治疗婴儿痉挛症药物注射用促皮质素,在医院里难觅踪影。这样的廉价“救命药”因为用量小、利润少,药企不愿生产,导致病人求药无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商品的市场供应量与其价格存在正相关关系
②商品的价格高低应由其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
③自发性是市场经济机制与生俱来的弊端之一
④政府的行政干预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选择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很多民生需求,在没有产品供给、不具备条件时,是被压抑遮蔽的;一旦释放,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实现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对接,一方面要调动市场力量,提供尽可能多的优质民生供给;另一方面则要创造条件,让居民更好地消费民生产品。下列做法,有助于释放民生需求以拉动经济发展的是
①提高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投资所占比重
②下调人民币与居民出境游目的国货币的汇率
③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
④支持保洁、护理、养老等家庭服务业的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4年“双十一”,在阿里巴巴的包装和推广下,插上电子商务翅膀的广东清远特色农产品“清远鸡”一天的销量达到1000万只;2015年端午节期间,浙江遂昌县在网上卖出数十万个“长情粽”,竟卖光了所有的糯米……不少人感慨,传统农民累死累活销售三个月,不如“网农”吆喝一天。这可以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的数量、方式、质量和水平 |
B.消费是生产资料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
C.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
D.交换方式的创新,能更好地服务于生产与消费 |
下图显示居民收入对甲、乙两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据以判定下列情形有可能成立的是
①甲属生存资料,乙属发展、享受资料
②甲为高中档商品,乙为同类低档商品
③甲、乙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者相近
④甲乙组合使用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中国民间传说羊年出生的人命运不好,甚至有“十羊九不全”的说法。反驳此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A.联系具有客观性,“十羊九不全”是主观臆造的联系 |
B.“十羊九不全”体现了联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
C.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十羊九不全”呈现着“人化”的特点 |
D.“十羊九不全”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