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红楼梦》《十日谈》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艺复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国民党五大与六大时党员地域分布比较 (%)》,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省别
五大
(1935年)
六大
(1945年)
省别
五大
(1935年)
六大
(1945年)
省别
五大
(1935年)
六大
(1945年)
江苏
4.7
0.9
陕西
1.8
5.3
山东
2.1
1.1
湖北
5.8
5.6
福建
2.2
6.7
山西
2.8
2.1
湖南
6.6
8.2
广东
25.4
9.4
贵州
1.4
3.9
四川
6.1
12.3
广西
3.1
7.3
热察绥
1.9
0.6
河北
3.9
0.8
云南
2.5
2.9



A.民众的参政热情降低 B.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C.国民政府统治中心发生变化 D.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历史学家费孝通说:“小农制是中国农业技术不能改良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小农场上,不但现在利用动力的机器用不进,连耕牛都不能充分利用。技术不能改良,农民们要凭赤手赤足在田里劳作,农业里拖住了大量人口,农民的生活程度也终是在饥饿线上挣扎。”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是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B.古代铁犁牛耕并未真正普及
C.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D.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历史趋势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达 B.商品经济出现较大发展
C.南方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植茶业占据农业结构主导地位

1967年,尼克松在《外交季刊》(Foreign Affairs)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数以10亿计或许是全人类中最有才能的人民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他的主旨是

A.提倡美国与中国结成友好同盟 B.讽喻新中国的孤立无援
C.主张各国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 D.认为对中国的孤立政策是无益的

民初著名政论家黄远庸曾写道:“由今思之,革命者,亦即罢学风潮之放大影片而已。综自革命后种种政界现象,凡系革命派所主持者,无一不与取缔风潮相似。革命之后,不从政治轨道为和平进行,乃一切以罢学式的革命之精神行之,至于一败涂地,而受此后种种恶果。”材料反映了

A.作者主张君主立宪,反对革命 B.辛亥革命其实就是一场大的罢学风潮
C.暴力革命需要先进革命精神指导 D.作者对辛亥革命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