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9日,国台办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城市有望增加至9个。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
B.“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政府的支持 |
C.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
D.合作共赢有利于推动两岸政治互信 |
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甲午战争 |
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
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
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 |
阅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状况的结论是
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单位:%)
1750 |
1800 |
1830 |
1860 |
1880 |
1900 |
|
欧洲 |
23.1 |
28.0 |
34.1 |
53.6 |
62.0 |
63.0 |
中国 |
32.8 |
33.3 |
29.8 |
19.7 |
12.5 |
6.2 |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大大落后于西方
②民族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中国与欧洲制造业的差距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
④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是中国落后的重要根源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其中有
①旗袍②中山装③京剧④上海南京路上的石库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④ |
“介石先生惠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指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专此布臆。敬祝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判断,此信写于
A.北伐战争时期 | B.国共十年内战后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重庆谈判后 |
美国史学家HaroldZ.Schiffrin说:他是海峡两岸人民都尊敬的唯一近代英雄人物。一旦两岸重新和平统一,将证明他们对他的共同怀念是有益的跨越障碍的心理沟通。”这个人的历史成就主要是
A.抵抗外国侵略,提倡向西方学习 | B.推翻封建王朝,开创中国民主进程 |
C.实现中国统一,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 D.提出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现代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