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依次是“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追随理想的实验”应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改革 D.斯大林模式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经济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大国纷纷插手中东地区的争夺,使这一地区的形势更加紧张。这些国家参与中东地区的竞争,是为了控制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更主要的是为了

A.控制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   B.帮助阿拉伯重建家园
C.支持以色列统一巴勒斯坦   D.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推广

《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斯塔夫里阿诺斯论述道:“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强化形成了鲜明对照。”“帝国权力的强化”指的是

A.战胜国展开军备竞赛 B.战胜国实施民族自决原则
C.战胜国采取“委任统治”形式 D.法国寻求安全保障

两幅图片是摄制于二战期间的经典照片,分别记录了激战后的美国与苏联士兵将国旗插上制高点的历史瞬间。两国士兵这种行动展露的主要情怀是

A.英雄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族主义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要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这说明丘吉尔的外交准则是

A.放弃绥靖政策 B.根据英国利益调整外交政策
C.仇视社会主义苏联 D.对德国入侵苏联表示同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