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以上情况表明
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
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 |
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 |
下列现象,与19世纪前期的英国不相符合的是()
A.“乡村建起了厂房,城镇竖起了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 |
B.“新的工业部门加工制造的是从地球上最遥远的地区运来的原料” |
C.“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
D.“中小企业在垄断企业的阴影下生存,贫困人口大量增加。” |
有17世纪“海上马车夫”之称的国家是()
A.西班牙 | B.葡萄牙 | C.荷兰 | D.英国 |
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
A.文明交融 | B.世界大同 |
C.欧洲霸权 | D.殖民扩张 |
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过程已经开始了。”他所说的“全球化已经开始”在当时主要指()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B.世界经济中心开始转移到美洲 |
C.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
D.美洲与欧洲开始出现区域性经济集团 |
1979年湖北省管的177种工业产品生产计划,全部是指令性的。到1984年,指令性的减少到44种,其余的改为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这说明了()
A.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与发展 |
B.对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政策 |
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