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这条线以西的欧陆各国,一直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来解决战争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没有受到英美等国的压力或胁迫。而这条线以东的欧洲国家的发展,则被打上了外国势力的明显印记。”上述内容出自 (    )

A.《开罗宣言》 B.《大西洋宪章》
C.《马歇尔计划》 D.《联合国宪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美苏从对峙走向缓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却日趋复杂化。后者出现的原因是

A.经营者革命 B.福利国家的出现
C.国有化的推行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该图所反映的问题,可以通过哪一机构组织进行磋商解决?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

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简表(百分比)

年代
1956~1960
1966~1970
.1971~1975
1986~1900
国民收入
8.7
7.7
5.7
1.3
工业总产值
10.4
8.4
7.4
2.5


从上述变化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苏联的经济体制活力严重衰退 B.苏联的经济改革毫无实际效果
C.计划不能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 D.发展经济必须借助于外国援助

20世纪5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不使它失去优点。” 这表明法国当时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出现了“滞胀”现象
C.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D.实行普遍的福利制度

二战后初期,日本为发展经济,在外交上采取的主要策略是

A.积极改善对华关系 B.依赖于美国的保护
C.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寻找欧洲合作伙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