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3日至24日,第四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指出,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的三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下,在各援疆省市、中央各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援下,新疆方面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奋发图强,天山南北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历史性变化,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原因。
材料一 2010年3月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吴邦国从六个方面总结去年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坚持一手抓法律制定一手抓法律清理,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上迈出决定性步伐。二是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在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上取得积极成效,2009年每次常委会会议都听取审议国务院有关工作报告,听取审议了“一府两院”11个专项工作报告,有6个直接涉及民生问题,全年安排的3项执法检查,全部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
材料二 2010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在10天里,来自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将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履行职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强调,2010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人民政协服务科学发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一年。
(1)材料一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些职权(4分)
(2)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给新时期人民政协如何履行好职能提供几点合理化建议(10分)
邓小平同志曾深刻地指出:“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不能动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是什么?(5分)
(2)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9分)
申纪兰是惟一连任十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几十年来,她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深知群众在想什么、干什么,她也非常珍惜履行代表职务的机会。每次参加代表大会前,她都要走访群众,收集第一手资料。讨论发言时,也敢于替山区 群众说话。由于申纪兰的知名度高,山东、河南、河北、 云南、四川等地有人来找她反映情况。面对素不相识 的人们,申纪兰热情接待,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心竭力地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你将来有幸当选为一名人大代表,你准备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9)
材料一 2010年6月29日,两岸“两会”(海协会与海基会)领导人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其基本内容涵盖海峡两岸之间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原产地规则、早期收获计划、贸易救济、争端解决、投资和经济合作等。
材料二 ECFA序言指出:考虑海峡两岸的经济条件,逐步减少或消除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障碍,创造公平的贸易与投资环境;通过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增进海峡两岸的贸易与投资关系。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两岸签订ECFA的经济意义。
(2)简要说明材料二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材料一 2011年4月15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本次年会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为主题。包容性发展有着深刻内涵。从国内看,“包容性发展”首先是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进行;其次是对低收入人群有利。财富分配应该是公平的,不造成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让大家都在增长中获得利益。第三,这种发展应该有利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从国际视野看,“包容性发展”应该是一国的经济发展不应该去损害或者抑制另一国;国家跟国家之间应该是协调、和谐的发展,是共赢和多赢的。不仅体现在进一步发展开放的、遵循规则的、可预测的、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制,更体现在让那些贫困国家在全球区域性增长过程中能够受益更多。
材料二 2011年1月9日-11日,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决反对腐败,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促进实现包容性发展。
材料三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我国如何在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中实现包容性增长?
(2)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分析党中央坚持反腐倡廉、严惩腐败分子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运用哲学相关知识分别说明三大转型目标蕴含的主要哲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