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托马斯•杨通过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研究,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C.卡文迪什通过扭秤实验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 |
D.麦克斯韦依据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通过实验给予了证实 |
如图,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有固定轴O,杆可在竖直平面内绕轴O无摩擦转动。已知小球通过最低点Q时,速度的大小为,则小球运动情况为()
A.小球能达到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且在P点受到轻杆向上的弹力 |
B.小球能达到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且在P点受到轻杆向下的弹力 |
C.小球能达到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但在P点不受轻杆的作用力 |
D.小球不可能达到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 |
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则由此可以判断列车的运行情况是()
A.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 B.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
C.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 D.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
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在 O点,小球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由平衡位置P点移动到Q点,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偏角为θ如图所示,则力F所做的功为()
A.mgLcosθ | B.mgL(1-cosθ) |
C.FLsinθ | D.FLcosθ |
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度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 )
A.![]() ![]() |
B.![]() |
C.![]() |
D.![]() |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面固定一块质量不计的薄板,在薄板上放重物,用手将重物向下压缩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将手撤去,则重物将被弹簧弹射出去,则在弹射过程中(重物与弹簧脱离之前)重物的运动情况是()
A.一直加速运动 | B.匀加速运动 |
C.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 | D.先减速运动后加速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