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文化输出,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我国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加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同时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处理于异域文化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任务,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这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崇高的文化追求,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
(1)结合材料一,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谈谈如何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结合材料二,从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分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需求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世纪90年代初,某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1万多元人民币,年销售量不足1000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功能日益完善,2009年该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不到1000元人民币,年销售量达100万部。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降低
B.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产量不断增加
C.该商品的市场售价不断降低,刺激了需求量不断上升
D.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断增加,导致了其价值不断降低

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A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B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A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B国的价格用B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

《人民日报》以固定的版面,中央电视台每天以固定的时段刊载和播放《永远的丰碑》,努力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①只有健康有益的文化才能对人产生影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报纸和电视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月3日,温家宝总理与缅甸总理登盛共同出席了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相关文件的签字仪式,这条管道起点在缅甸西部港口城市实兑,终点在中国云南省会昆明,全长约2380公里,油管的年设计输送能力为2000万吨,大约相当于每天40万桶。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
①有利于我国贯彻实行科学发展观
②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我国所面临的能源、资源困境
③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体现
④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