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商品随价格(P轴)变化的情况。其中供求量量(Q轴)曲线D为需求曲线,曲线S为供给曲线,两曲线交点为E, E点对应的价格与数量分别是P。和q。若E点向左下方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产供给量不变,该商品替代品价格下降
②消费需求量不变,该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③该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家加大对该商品生产补贴
④该商品需求量下降,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变化大于供给量变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宋朝张先《木兰花》中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下列诗句与题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
A.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
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作者:周中华)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是
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
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
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
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考古学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史,考古遗物则如同显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这意味着
①没有对个体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
②没有对整体的理解就无法认识
③没有实践,认识就没有来源
④没有认识的指导实践就不能深入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