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4日,央视<新闻1+1>以《校服如何“致青春”?》为题,对重庆巴蜀中学推行校服改革一事进行了关注。他们根据时代的发展,一改沿袭20多年的运动型校服,设计出新颖时尚、青春靓丽的英伦校服,使不少学生对校服的态度从“不想穿”变成“想要穿”。学生态度的变化说明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如实的正确反映 ②世界上的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化 ④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历史统一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为了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某著名哲学家举例说:“当我说我的桌子是存在的,这就是说,我能够看到、摸到它;如果我走出书房后说我的桌子是存在的,那就是说,如果我在我的书房里,我能够看到、摸到它。”下列论断与该哲学家的思想根本对立的是()
①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③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元素构成
④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一带一路”发展历程说明
| 时间 |
事件 |
| 2013.9.7 |
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首提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
| 2013.10.3 |
习近平在印尼首提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 2014.11.4 |
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 |
| 2014.11.8 |
习近平在APEC会上表示“一带一路”的具体规划蓝图及其实施条件 已经成熟。 |
| 2015.3.28 |
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路线图正式公布。 |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二者相互离不开
②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③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二者有机结合
④事物是不断变化、永恒发展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不论家长还是老师,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维理解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岂不知,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儿童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说明
①换位思考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
②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③认识和改造世界应遵循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④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服从客观规律性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
|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
| C.先知后行重在知 |
|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
浙江省积极推进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探索建立“全员登记、依规领证、凭证服务、积分量化”的新型居住证制度。11地市试点取消城乡户籍差别。这是加强改进社会管理、保障外来人口权益、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浙江省政府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