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位村干部说:“现在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的,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这种改变缘于

A.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 B.已“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实行 D.农村实施土地流转政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改革开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8年,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翕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是在重庆,下列关于国共重庆谈判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
B.“双十协定”的签订是人民力量的胜利
C.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D.重庆谈判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局面

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

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
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 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日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有人反对修筑铁路,“闻泰西诸国专尚机器,如织布、挖河等事,皆明以一器代数百人之工,暗以一器夺数百人之业,夺之不已,又穷其巧为铁路,非外夷之垄断哉!然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其利者也,中国以养民为主,君以利利民而不言利者也。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对这段言论评价最确切的是()

A.发现引进现代机器生产将带来的失业问题
B.客观分析中西国情下君民关系的不同
C.过分强调铁路对传统社会经济造成的冲击
D.主张防范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在华垄断

下表反映出的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1895年
1913年
增 长
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
1.7亿
5.7亿
3.3倍
生活消费产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
0.28%
1.66亿
8倍
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占96%,工业品占4%

A.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
B.中国民族工业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C.中国对外出口显著增加
D.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