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谣:“毛竹笋,两头黄,农民领袖李忠王。地主见了他像见阎王,农民见了他赛过亲娘。黄秧叶子绿油油,忠王是个好领袖。地主见了他两脚抖,农民见了他点点头。”描述的事件可能是
A.洋务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 D.斯大林模式 |
下面是1919年某地的几个长工的闲话。他们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A.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城里人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 |
B.李四:说的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 |
C.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苦打下的余粮都给国家,不许卖 |
D.王六:谁说余粮不许卖,听人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买卖自由 |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出苏俄农民对哪一政策的不满?()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模式” | D.赫鲁晓夫改革 |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 B.救亡图存 | C.反对专制统治 | D.反抗外来侵略 |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中国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