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865-19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状况统计表
年代 |
进口 |
出口 |
平衡 |
1865年 |
55,715,458两 |
54,103,274两 |
–1,614,184两 |
1875年 |
67,813,247两 |
68,912,929两 |
+1,109,682两 |
1885年 |
88,200,018两 |
65,005,711两 |
–23,194,307两 |
1895年 |
171,686,715两 |
143,293,211两 |
–28,402,504两 |
1905年 |
447,100,082两 |
227,888,197两 |
–219,212,549两 |
1911年 |
471,503,943两 |
377,338,166两 |
–94,165,777两 |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
A.1865年中国出现贸易逆差主要与欧美国家大量走私鸦片有关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逆差呈现加剧倾向
C.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列强对华侵略加剧,其压制使得中国民族工业越来越落后
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
粮食丰收了,他在缴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的规定,这些余粮
A.必须全部上缴国家 | B.农民无权支配 |
C.必须限量交易 | D.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
前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这样一个情景:冬妮亚和她的丈夫乘坐
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燃料,但列车
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的义务劳动。这种情景符合
A.新经济政策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斯大林模式 | D.市场经济体制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邦德国的阿登纳政府建立了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沿着这
一发展模式,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联邦德国采用的经济发展模式是
A.混合市场经济 | B.计划指导经济 |
C.社会市场经济 | D.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
关于9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以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依据 |
B.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占次要地位 |
C.里根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
D.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
罗斯福新政期间,积极进行失业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政府组建了民间资源保护队,先后吸收了275万名男青年从事造林、筑路、森林防火和土壤保持等工作。美国政府采取以上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整顿金融秩序 | B.缓解劳资矛盾 |
C.解决就业问题 | D.恢复农业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