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一些有关朱自清散文的评论,各是从什么角度分析的?
郁达夫认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佘树森认为,朱自清的文体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只是指文字的清秀、朴素,恐怕连人格的高洁、思想的纯正、感情的真挚都包含在里面才是。
余光中认为,就凭了这样的一二十篇散文,朱自清能称为散文大家吗?我的判断是否定的……他的观察颇为精细,宜于静态的描述,可是想象不够充沛,所以写景之文近于工笔,欠缺开阖吞吐之势。他的节奏慢,调门平,情绪稳,境界是和风细雨,不是苏(轼)海韩(愈)潮。他的创作岁月,无论写诗或是散文,都很短暂,产量不丰,变化不多。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一则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测序的新闻,请从中提取两个最有价值的信息。(每条信息不超过15个字)
新华社电加拿大卫生官员6日在渥太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加科学家已经完成对3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本的基因测序工作。
加拿大国家微生物学实验室科学家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完成基因测序可以使科学家掌握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运行机制以及反应方式,从而有助于疫苗研制工作,预计疫苗最早可于今年11月问世。加科学家说,基因测序发现,分别来自墨西哥与加拿大的病毒样本在基因层面上并无二致,这就排除了该病毒已经发生变异的可能。
最有价值的信息一:
最有价值的信息二:

柯灵在《乡土情结》中这样写道:“人一旦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
请你也以“人一旦离开乡土”开头,另择喻体,写一组排比句。
人一旦离开乡土,就成了

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
2010年4月23日华北网消息)数十年来,华北农业实现了对“南粮北调”局面的扭转,农业的高速发展依赖的正是一口口的机井对地下水的掠夺性开采。官方通报显示,华北地下水超采达120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个白洋淀,在华北平原,200万口机井遍布田间地头,正在透支着华北的未来。一位专家氽绍说:“真实的情况可能更严重,透支的地下水估计已近2000亿立方米。”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1)准确翻译上面这句话。(2分)
———————————————————————————————————
(2)请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对孔子这句话所表达出的思想加以简要说明。
———————————————————————————————————
———————————————————————————————————

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