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观察漫画“今非昔笔”,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中的“我”,生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你有类似图中的“我”的感受吗?请举一例说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7分)
探究一:制度篇
(1)商鞅变法开一代先河,请写出其中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影响最大的措施。(1分)
探究二:人物篇

(2)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富有创新意识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帝王的图像。下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填字母,1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探究三:交往篇
(3)丝绸之路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请简述丝绸之路的作用。(1分)
探究四: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以上图片中哪一项发明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1分)
(5)写出与下图内容有关的苏轼的代表作及《窦娥冤》的作者。(2分)

探究五:改革篇
(6)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在经济改革方面有何创新?(一例即可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一战”时德军参谋总长毛奇的言论
材料二: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二战”期间罗斯福的演讲
材料三:由于现实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大国强权主义,由于历史造成的严重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还由于大批原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国家刚刚获得独立,它们仍然需要加强自己的主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使得国际社会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世界并不太平。
——李巨廉《血碑——震撼全球的两次世界大战》
请回答:
(1)结合“一战”的史实,驳斥材料一中毛奇关于战争的言论。
(2)依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的观点,并举“二战”期间的一例加以说明。
(3)依据材料三的观点,如何才能实现世界“太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材料二:该法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材料三:1978年12月18日的北京,白雪皑皑,空气新鲜。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的重大历史关头,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苏联僵化的“模式”指什么?写出列宁“思路”的具体内容。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政府颁布这个法令的主要目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材料三中的会议使“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4)通过对“列宁的思路”、罗斯福新政和使“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的会议所起作用的认识,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曰大班,次曰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材料二:1792年乾隆皇帝接见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比,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置办物件。
——以上均摘编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清实录》等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朝管理对外贸易机构的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乾隆认为“无需尔国置办物件”的原因。依据材料一、二判断,清朝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为什么提出与中国通商的要求?
(4)上述材料中体现的中英对外贸易政策,导致了两国的社会发展出现了怎样不同的结果?

“二战”结束以来,全球范围的政治、经济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明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
——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1. 依据材料一回答,说明丘吉尔“铁幕演说”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回答,美国为“担负起责任”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材料二据资料显示,苹果第5代Ipad共有451个部件,苹果在全球化有数百家供应商,分布在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捷克以及美国等地,但是大部分产品是在中国组装。

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回答,促使这一现象加速发展的政治和科技因素分别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