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近现代史上,为了实现中国梦,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努力。
材料一:变法之法,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材料二:……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维新变法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近代史上中国人先后尝试过“日本式”、“美国式”、“俄国式”的梦想道路,但均告失败。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自己的路”,才取得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对“美国式”、“走自己的路”追梦探索中所进行的重大事件。新中国成立后,哪些事件使中国这头雄狮陷入迷茫?(两例)
(4)材料四中“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什么?写出20世纪的最后20年能体现我党创造力的例子。
(5)结合上述材料,对于中国的艰辛发展之路有何认识?
经济全球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交往。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失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阐述的观点。
材料三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克汽车时,3000美元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余下近4000美元是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
(2)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领域怎样的发展趋势?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各国相继建立了哪些国际和地区性经济组织?
材料四一幅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漫画
(3)漫画的寓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机遇。
世界格局总是在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博弈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加速了哪一场世界性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的国际体系是什么?
(2)图二中的现象出现在怎样的世界格局之下?
(3)图三中现象的发生对世界体系和世界格局各有何影响?表明世界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4)综合上述问题,指出影响世界格局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世界格局总是在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博弈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加速了哪一场世界性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的国际体系是什么?
(2)图二中的现象出现在怎样的世界格局之下?
(3)图三中现象的发生对世界体系和世界格局各有何影响?表明世界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4)综合上述问题,指出影响世界格局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材料一 1941年6月22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演讲中说道:“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给予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
材料二 1941年12月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演讲中说道:“昨天,1941年12月7日——它将永远成为国耻日……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侵略,美国人民将以自己正义的力量去赢得彻底的胜利。”
——均摘自中学历史教科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一贯反对共产主义的丘吉尔却要大力援助俄国的原因。
(2)材料二中罗斯福为什么说12月7日“将永远成为国耻日”?
(3)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家联合采取了哪些重大军事行动?
(贵州黔西南州卷)(2015·贵州黔西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使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材料二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80%的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及除美洲大陆和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大部分区域,直接军费开支占交战国国民收入的60%——70%。据不完全统计,“二战”部分参战国死亡人数达7000多万人。
回答:
(1)结合两则材料分析,归纳出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共同影响?鉴于战争影响,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意识?
(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可能性大吗?(只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