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桉原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广泛用于人工造林,具有适应性强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菊苣是生长在林下的、高产优质的饲用牧草。请回答:
(1)若在巨桉人工林下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不仅可以充分利用 等资源,还可提高群落物种的 。
(2)巨桉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会释放某些小分子有机物。科研人员采集新鲜凋落的巨桉树叶,与土壤混合后置于花盆中,将菊苣种子播种其中,出苗一段时间后测定菊苣各项生长指标,结果见下表。
分组 |
凋落叶含量 (g /盆) |
植株干重 (g /10株) |
光合色素含量 (mg /g) |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 /m2/s) |
C5羧化形成C3效率 (μmolCO2 /m2/s) |
对照组 |
0 |
7.78 |
2.74 |
9.77 |
0.040 |
实验组1 |
30 |
3.60 |
2.28 |
7.96 |
0.040 |
实验组2 |
90 |
1.14 |
1.20 |
4.76 |
0.028 |
①本实验的名称是:探究 的影响。
②测定菊苣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时,常用 (试剂)提取光合色素。
③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菊苣幼苗的净光合速率 ;在巨桉凋落叶含量低时,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使 ,直接导致光反应减弱;在巨桉凋落叶含量高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还能使C5羧化形成C3效率下降,直接导致植物对 的利用下降。
④上述结果表明,巨桉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对菊苣幼苗的光合作用有 作用。
右图纵轴表示青霉菌的菌株数,横轴表示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产量,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菌株数与产量之间的变化,曲线b、c、d表示使用不同剂量的诱变剂后菌株数与产量之间的变化。请根据图回答:
(1)从曲线a可以看出青霉菌中存在不同变异类型的个体,有的产生青霉素多,有的产生青霉素少。引起这种变异的主要来源是。
(2)曲线b和a相比,说明了。
(3) 比较b、c、d 3条曲线的变化,最符合人们的菌株是,b、c、d 3条曲线比较,说明了。
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
(1)该植物的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
(2)该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
(3)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内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化的单位是_______,进化的原材料由提供,生物进化方向决定于,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表示物种形成的过程,图中小圆圈表示物种,箭头表示物种产生变异,带有两条短线的箭头被淘汰的变异个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上图物种形成的基本过程,用文字归纳为三个基本环节:
、、。
(2)图解中为什么有的个体被淘汰 。
(3)图解中画出的未被淘汰的箭头综合说明了什么__ _ ___。
(4)此图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_____。
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的形式进行流动。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作用;无机环境中碳的来源有(填数字序号)。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特点。
(4)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2,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克。
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②为细胞,④为细胞。
(2)⑦与④功能上的区别是。
(3)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
(4)过程③表示,过程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