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所在区域属于反射弧结构组成中的 ,当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兴奋部位的膜内外电位表现为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形式向前传导,细胞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 (填 “相同”或“相反”)。
(2)图2中的1表示突触小泡,该结构由 (细胞器)形成。1中的物质是 ,该物质的释放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 (填 “兴奋”、“抑制”、“兴奋或抑制”)。
(3)已知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X来自大脑皮层。假如这是一个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效应器并未产生反应,排尿反射没有进行,原因是突触后膜受到某种物质的抑制作用,这种物质来自于 (填“X”或“Y”)。
(4)若某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因意外受损,那么当从手指取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该人此时的反应为 。
A.有感觉能缩手 | B.无感觉不能缩手 | C.有感觉不能缩手 | D.无感觉能缩手 |
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了很多实验进行探究,包括著名的“肺炎双
球菌转化实验”。
(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
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①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时,除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和琼脂外,还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盐、氮源、有机物、生长因子等,并调整pH。
②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这三组。
③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请利用DNA酶做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得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①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将其均分为三份,标为A、B、C,分别作如下处理:
组合编号 |
A |
B |
C |
处理 |
不加任何提取物 |
g. |
h. |
第三步:;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③通过设计的实验,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图表示动物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表示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A、B所代表的含义:AB
(2)Ⅰ为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结构简式为。
(3)生命活动承担者是,P的结构通式为。
(4)病毒体内的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填序号)
囊性纤维病是北美国家最常见的遗传病。正常基因位于人的第7号染色体上,决定一种定位在细胞膜上的CFTR蛋白。70%病人的CFTR蛋白因缺少第508位氨基酸而出现Cl—的转运异常,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患者常常在幼年时期死于感染。分析下图,请回答:
(1)图1中的细胞II名称是,该细胞中有对同源染色体,细胞核中有个DNA分子。
(2)图2表示的过程应该在图1方框(填①或②)的位置,染色体3和4上的B、b基因产生的可能原因是。
(3)囊性纤维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生物性状的哪种途径:。
(4)分析多数囊性纤维病的患者病因,根本上说,是CFTR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而改变了其序列。
(5)图3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囊性纤维病控制基因为A、a,色觉基因为B、b)。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7号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甲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丙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细胞。请据图回答。
(1)假设甲图细胞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填图中标号);蓝藻与甲图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2)请写出一种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3)图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甲的(填标号)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的物质是。
(4)影响图乙中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和,场所分别是和。
(5)若已知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除消化酶外,还可能是等(写出一种即可)。
图1示意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递某过程,图2示意DNA结构片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中,艾弗里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找出了导致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赫尔希则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他们的实验中共同、核心的设计思路是。
(2)图1所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其中不同于图2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3)科学家在探究DNA复制特点时运用的主要技术是。若把图2所示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为。在DNA复制过程中作用于b点的酶是。
(4)若通过“PCR”技术共得到32个图2中的DNA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