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5N标记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A.0 | B.25% | C.50% | D.100% |
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健那绿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 |
B.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 |
C.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传粉 |
D.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
下列垂体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不存在的是
A.CO2:线粒体基质产生![]() ![]() ![]() |
B.RNA聚合酶(核内酶):核糖体![]() ![]() |
C.葡萄糖:细胞外![]() ![]() ![]() |
D.生长激素:核糖体![]() ![]() ![]() ![]() |
某池塘中甲、乙、丙和丁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如图1所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
B.图1中甲鱼的有机物可用于呼吸消耗、被乙鱼取食和被分解者利用 |
C.图2中d点绿色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大于0 |
D.森林火灾引起的变化属于图2中Q曲线代表的群落演替 |
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甲状腺细胞产生的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
B.在一些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会导致酶的活性下降 |
C.大量猎杀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
D.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浓度降 |
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生物群落的优势种发生了改变 |
B.甲种群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
C.大量投放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种群的蔓延 |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