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下丘脑某神经细胞的部分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此细胞可以分泌促进水重吸收的激素,且该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C.该细胞可参与形成体温调节中枢、呼吸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动作电位的形成与膜上②、④等载体有关,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组成生命的化学物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物质都由单体构成
B.分解脂肪比分解等量糖类物质,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
C.碳是生物体的生命元素,化合物中都含有C
D.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共有八种

科学家发现哺乳动物中有一种Toll基因,它编码的蛋白质称为Toll样受体。Toll样受体能感知入侵的外来微生物以及机体内变异的细胞,从而启动免疫反应。Toll样受体是一个大家族,迄今在哺乳动物及人类中已经发现的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有13个,可分布在20多种细胞上。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Toll样受体过程中需要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作原料
B.Toll样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C.Toll样受体实质上是一种免疫球蛋白
D.Toll样受体的作用不同于淋巴因子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推理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等位基因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接近1∶2∶1
D.由F2出现了“3∶1”的表现型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放射性检测,发现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有少数大肠杆菌发生了裂解
B.有少量的32P标记的是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含有部分完整的大肠杆菌
D.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在一年时间内对能量的同化、利用和传递等的数量统计(单位:百万千焦/年)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种群
输入的
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
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
分解者
传递给下
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
的能量
A


65.5
3.0
15.0
41.5
B
15.0
5

0.5

2.5
C
2
0.6
1.4
微量(不计)


A.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种群B呼吸消耗的能量为5百万千焦/年
C.能量从种群B到种群C的传递效率为12%
D.种群A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为59.5百万千焦/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